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冬奥支线插上“智慧”的翅膀 ——中铁通号院助力北京首条智慧地铁示范线开通试运营
发布时间:
2022-01-06 09:26
来源:
2021年12月31日,随着一列熊猫车头造型、蓝白相间的“雪国列车”缓缓驶入新首钢站站台,在2100多万首都人民及全体建设者的热切期盼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北京市首条智慧地铁示范线——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标志着北京轨道交通迈入“智慧地铁”新时代,也标志着我院在智慧地铁设计领域迈上新的台阶。
图1 北京市冬奥支线“智慧”列车
北京冬奥支线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北起模式口站,南至新首钢站,线路全长4.2公里,设4座地下车站。该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有力加强了中心城区与冬奥场馆的联系,对提升冬奥会服务水平、促进新首钢高端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北京市首条智慧地铁示范线,有力加强了北京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引领,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服务水平。中铁通号院承担全线通信系统、信号系统、乘客信息(PIS)系统及相关智慧功能设计。
图2 北京冬奥支线示意图
【1、创新引领、精心打造智慧工程】
冬奥支线具有工期紧、创新多、技术先进等诸多特点。我院设计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工作。团队以“面向乘客、面向服务”为宗旨,在传统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5G等新技术,精心打造具有北京轨道交通特色的智慧地铁线路,构建了北京第一个基于云平台的多线路智慧乘客服务系统。该系统将PIS、广播、视频监视、电子导向、乘客召援系统、智能分析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进行了有效整合和提升,为乘客提供个性化、智慧化实时信息服务,实现乘客出行便捷、运营安全高效、资源集约共享。在列车控制方面,参与开展了基于自主虚拟编组的新一代列控系统研究及工程化示范应用,构建以列车主动感知及车-车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列控系统,进一步简化系统结构、提升了系统能力及可用性。
图3 北京市冬奥支线智慧信息服务
为统一技术标准,在北京市交通委的组织下,我院技术专家和设计团队主编《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应用实施指南》、《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应用实施指南》等五项北京市交通标准化技术文件,参与编制了《北京轨道大数据中心设计方案》、《北京轨道交通智慧化行动方案》等多个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北京智慧地铁技术体系。
图4 中铁通号院主编的北京市标准化体系文件
【2、攻坚克难,精心服务冬奥工程】
在历时三年的设计过程中,通号院设计团队凝心聚力,与参建各方紧密合作,以讲政治的大局意识及高度负责的精神风貌全身心投入设计工作,严控设计质量、严守设计进度。面对新冠疫情爆发及后续多轮突发疫情影响,团队成员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及设计生产工作,先后按期高质量完成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作,积极主动开展现场施工及调试配合工作,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设计团队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仔细把握每一个方案、每一处细节,认真研究每一项功能、每一个指标,将“智慧”理念融入设计的全阶段、全过程。在团队不懈努力下,设计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节点均按期实现,确保了冬奥支线顺利开通试运营,为首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通号院设计团队的工作态度及作风、设计成果及质量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认可与肯定。
图5 通号院设计团队研讨冬奥支线设计方案
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双奥之城”,正以全新的姿态,即将迎来又一次光荣绽放。中铁通号院将持续以一流的设计服务、以“安全、专业、快捷、灵活”的行为准则,继续做精做优专业品牌,为首都北京奉献更多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