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四小金花”,薪火代代相传——中铁六院通号院信号所师带徒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
2017-05-25 00:01
来源:
信号所
信号“四小金花”,薪火代代相传
——中铁六院通号院信号所师带徒活动纪实
中铁六院通号院作为集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产品研发于一体的高薪技术企业,至今已走过了30 多年的历史,为铁路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信号所作为通号院的重要部门,也在不断地进步。如今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冲击也日益严峻。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家要不断的成长,为了实现更加高远的目标,人才是必然不可或缺的。
最近,信号所迎来了新鲜血液——许辰然,欧楚云,杨嘉璐,韩莉娜。刚出校门,没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有的只是青春的气息,无限的活力。初来乍到时,看到一本本厚厚的蓝图,密密麻麻的都是各种陌生的电路和符号,心里有了胆怯。但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这些担忧都烟消云散。
通号院信号所为了让大家能够较好较快地成长,从每个人入职后均实行“传帮带”的新进员工培训体系——并为每个人安排了“一对一”的指导老师。师父们结合大家自身所要完成的工作来细化学习计划,带领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日常工作中获得提高。从初期的门外汉到后期对岗位技术的熟稔可谓过程之艰辛,每每涉猎一项之前未曾接触过的工作时,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工作前期师父会对此项工作进行全盘地分析和技术传授,使大家有一个总体的框架来更好地拓展思路,继而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时再对大家进行指点,期间还不乏在遇到各类特殊情况下的提示、启发和督促,以及到工作完成后的复核与反复修正。师父常说,不要看一小横不起眼就忽略它,图纸上的每一笔都有它的作用,不要怕麻烦,要一点一点看懂它。如此反复,极大地提升了大家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信号所领导这样的安排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让我们这些新员工感到了来自了企业的关心,时刻沐浴在通号院“家园.校园”文化的氛围下。
近期,针对大家的学习进展,信号所还为大家安排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以工促学。四位女生同时参与了京通线的计算机联锁和电码化设计工作,由于知识的局限,工作开始进展较慢,但在所领导的关心以及周围同事的鼓励下大家并没有灰心,而是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在一个多月的设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大家加班加点地去查资料,反复琢磨,集体讨论,遇到的问题最终得到圆满的解决。在按照计划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回顾自己参与的项目设计历程,用心去发现除了本工程之外的技术延伸,以点带面,做到举一反三。此外,信号所里的总工还会不定期组织大家进行培训,夯实基础,解答疑问。
信号所里这一“传帮带”的举措,不仅是经验丰富的员工和新进员工技术传承的桥梁,亦是工作之余同事间友谊的延续。我们被所里称为美丽的“四小金花”工作中,四位女生团结互助,大家不怕谁超越了谁,只担心有人会落下。我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迅速地成长。从绘制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到室内电路图,如果遇到一些小问题,四个人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一起讨论;遇到大家都不确定的地方,就及时的去找总工请教。四个人很快跟上了信号所的节奏。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四个女生经常一起加班、吃饭、讨论问题,共同有了力量。
虽然4人仍存在着许多的技术空白,但是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作为所里的新鲜血液,每个年轻人也都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所里、院里举办各种的活动。也许,之前只是互不相识的路人,但是在信号所,大家有缘相识。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时刻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是一个怀抱梦想的团队,把自己的梦想,用青春在祖国的热土上,一笔一划描绘成蓝图;让我们跟信号所一起,更好的成长!筑梦通号院,扎根通号院,绽放青春,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下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