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自主创新 ——热烈祝贺“王亚飞创新工作室”在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
2022-08-30 16:53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及集团公司“四个不动摇”指导思想,中铁六院通号院在全面推进总体业务布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研带产品的新思路,结合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实践和探索,2021年11月成立“王亚飞创新工作室”,今年2月被集团公司命名为“中铁六院创新工作室”。
创新工作室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致力于铁路信号工程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制、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术咨询和业务培训等方面工作和研究。现阶段,“王亚飞创新工作室”具备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和技术专家团队,以及丰硕的科研创新成果。
“王亚飞创新工作室”人才队伍:
“王亚飞创新工作室”由通号院海丰公司总经理王亚飞领衔,专门从事科研攻关、技术发明等创新工作。目前团队共有成员18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2人。
“王亚飞创新工作室”科研成果:
成果一:“四线制电码化系统”。该系统创新地解决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或50Hz交流轨道电路与电码化信息的隔离、轨道电路与电缆匹配问题。现阶段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项。其中,“一种相敏轨道电路智能接收器及信号处理方法”于2018年获国家铁路局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四线制电码化器材于2019年纳入中国中铁产品必采目录、2021年纳入中国中铁实用技术成果名录;“四线制电码化系统”2020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成果,2021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十三五”十大优秀科技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二:“PGZ型站内智能轨道测试盘”。它不仅可以减少轨道电路设备故障,降低维护成本、节省维修费用;还可以在故障排查中提供有效数据辅助,缩短维修时间,保证铁路运输及时恢复。现阶段已取得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荣获中国中铁优秀工程计算机软件一等奖、中铁六院优秀计算机软件一等奖;目前该成果已经在济南局、沈阳局等多个铁路局使用,销售累计超过100台,销售额超过200余万元,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成果三:“新型高可靠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该系统对既有 25Hz 相敏轨道电路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开展轨道电路自诊断研究,从而提高轨道电路的可靠性。现阶段主要成果有:2篇研究报告、4项专利、软件著作权2项、学术论文3篇、系统样机、技术条件调整表等。
践行“三个转变”,推动科技创新是通号院“十四五”规划重要举措之一。创新工作室是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是发挥科研骨干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设计人员积极投身科研的有效载体。中铁六院通号院将继续以此为契机,总结工作经验,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不断推动科研工作创新发展,为把通号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通信信号及信息化产业服务商”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