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一个瞬间 用照片讲述一个故事——通号人的照片故事
发布时间:
2018-02-06 00:01
来源:
建筑所
用镜头记录一个瞬间 用照片讲述一个故事
——通号人的照片故事
一、《金黄色的站顶》
通信基础网项目从2014年至今已经三年多了,因为涉及到天津、北京、石家庄三个项目部,又加上各项目部管内的站点繁多且分散,项目推进困难重重。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阻力,才使我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更可贵的是在项目进行中,结识了通信所的项总(项扬)、曹玉飞两位亦师亦友的伙伴。作为项目总体负责人的项总,当项目陷入僵局,他总会想出可行有效的办法,让项目继续推进;作为通信专业专线的曹玉飞是我的“战友”,多次在我碰壁后心情沮丧时,鼓励我,帮助我。在项目进行到后期,因现场情况改变而发生的设计调整众多且繁杂,曹玉飞及电力专业的黄广志、马鹏飞,我们加班加点,互相鼓励,将工作做到最好。
现如今,项目已进入到验收阶段,正是从上到下所有人的努力,才使项目顺利完成。这张照片是我在北京西站拍摄的,当时正要乘火车去进行验收任务。朝阳穿透玻璃窗,将绗架顶棚照成金黄色。
二、《隧道前的轨迹》
京通线锅炉煤改电项目是中铁六院的项目,是由通号院和电化院一同调查完成的。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中铁六院系统内的其他设计院。初见电化院的同事时,大家还有些陌生,随着调查的深入,大家也逐渐熟悉起来。 在调查虎什哈火车站时,我因晚上着凉,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无法完成调查任务,电化院负责房建专业的刘工主动提出代替我继续进行调查,并让我不要担心,好好休息。几天后,我的邮箱中收到了我因病没有去成的几个站的调查资料,以及这张照片。他知道我喜欢拍照,在离开石塘路火车站的路上帮我拍下的照片,并留言说以后有机会再去的时候一定要亲眼看一看那里的景色。
三、《调查现场的丰景》
京通线电气化改造项目在房建所是公认的S级(super级别)任务,出差多、加班多、变更多,有时夸张到上午刚出图,下午指挥部、业主就有新的要求,还涉及到改图。项目伊始,施工单位、使用单位、指挥部以及相关配合单位合作还不是很默契,存在信息断档等问题,有的重要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到设计院,导致返工。冯君刚所长作为这个项目房建专业的专线,响应指挥部号召,前往赤峰驻站,在现场配合指挥部、使用单位确定建筑方案,使重要的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所里。在任务后期,冯所因去巴基斯坦进行海外调查作业,将任务转交,但也正是之前打好的基础,才使后续任务进行的很顺利。
这张照片是一次在现场调查是拍摄的,金黄的玉米象征着丰收,更象征着项目顺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四、《植入的“消防栓”》
这张照片是在广州南站信号楼外拍摄的,当时我正在进行“武广高铁信号机械室气体灭火更换项目”的调查作业。因为对气体灭火系统的原理不熟悉,现场调查时出现了信息的遗漏,正当我无助、懊悔自责时,所里的同事张工、王工、樊工都劝我不要着急,调整好情绪,遗漏的内容尽快补上,并叮嘱我一人出差在外要注意安全、按时吃饭。因为年轻,遇事容易情绪激动,正是所里的长辈对我的劝导,才让我慢慢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当时看到这几个消防栓,就想到了所里长辈给我“灭火”的经历,进而拍了下来。
在通号院工作的四年里,正是这些与我一起奋斗的同事们,让我觉得不在孤单;正式他们的鼓励与劝导,让我不再感到忧虑,让我变得勇敢。能在这样的集体里工作学习,我感到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