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谱丹青 筚路蓝缕国脉兴——《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18-04-23 00:01
来源:
地铁所
踏遍青山谱丹青 筚路蓝缕国脉兴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厉害了,我的国》是一部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和成就的纪录片。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砥砺奋进、持之以恒,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艰苦奋斗为底色,久久为功铸就辉煌”。中铁通号院党委于3月14日,组织全院职工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作为一名职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大银幕前学习了解了祖国在各领域的显著成就,体会着高速发展带来地崭新变化。
身处新时代,目睹新成就。影片透过一个个超级工程,领略五年来一张张中国基础建设的大网,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部影片让一个创新强国、研发强国、责任强国真切地展现在我眼前,更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片中讲述了“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故事。早在《辉煌中国》中,我就曾被南老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格所深深折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二十年磨一剑,使中国在射电望远镜领域领跑世界。这次观影,重新回顾了南老的事迹,从不同侧面呈现这位FAST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封锁,克服材料瓶颈,完成“天眼”的选址与建设,从而制造出大国重器,深探苍穹。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要像中国梦的创造者那样,以更优的姿态投入到每项工作中,要坚决成为这个时代中一名坚定的奋斗者和奉献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阖之门。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国家名片,它的兴起象征着中国又向制造业强国迈出坚实一步。对内,高铁是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重要通道;对外,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成果落地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复兴号上承载着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梦想,高铁兴则国脉兴。
当我看到影片中世界最高自动化等级的国内首列地铁车成功下线、适用于非洲气候的轻轨客车、适用于高寒环境的高铁客车等成功运营,身为一名铁路设计人员,在倍感自豪的同时,我不由得想起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下,依然保持乐观坚强,满怀着“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的奋斗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南征北战四海为家,正是他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踏遍青山谱丹青,才使得筚路蓝缕国脉兴。铁路人的热情、豪情、真情和深情透过荧幕直射胸膛,即便在观影后我依然久久未能释怀。
勇于跨越,追求卓越。早在1983年,中铁通号院承担被称为中国繁忙干线第一线的京广线郑武段相关设计任务,隶属于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项目。为完成郑武线设计任务,上下动员,全心投入,多次深入调查现场在没有电子化办公的条件下抄写大量指导材料,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针对国内空白领域进行开拓性工程设计,试验并率先采用光缆数字通信系统,完成多项国内先进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标准制定。
三十载转瞬即逝,如今京广线、京哈线、陇海线、大秦线、广深高铁、首都机场线和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可以说只要有列车奔驰的地方,就曾经留下过中铁通号人的足迹,我们用辛勤和汗水见证祖国地蓬勃发展。时代在改变,但我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精神从未改变,中铁通号的设计者们在新时代下重装上阵,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