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二?九”运动 弘扬民族精神——中铁通号院联合一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
2018-01-03 00:01
来源:
纪念“一二•九”运动 弘扬民族精神
——中铁通号院联合一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82周年,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12月15日,中铁通号院联合一支部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弘扬民族精神——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健步走”党日活动。
12月15日清晨,联合一支部的同志们不顾冬日的寒冷,怀揣着兴奋和期待,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进发。上午九点半,大家陆续到达森林公园南门。冬日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空气格外清新。没有初春的莺飞草长,新枝絮蕾,万物复苏,风光明媚;不见夏天的碧草如茵,百花争艳,绿意葱茏,生机昂然;也没有秋天的晨露如珠,秋虫呢喃,天清气爽,花木静美。只有冬季特有的萧瑟又清冷、静穆而简约的感觉。公园内的游客和健步走的人比春、夏、秋三季少很多,没有热热闹闹的人群和笑语,也没有广场舞那活泼飞扬的旋律,草坪只留下一地枯黄,一阵阵冷风吹来,沉静的水面不见一丝涟漪,仿佛在呼应着北风的表情。北京的深秋来去的太过匆忙,褪去了春夏季节浓墨重彩的衣装,暂时告别人世间的纷扰喧嚷。雾霾侵袭,寒风吹过,好像都与它无关,在鳞次栉比的楼群包围中,在生冷僵硬的城廓天际下,守护着一份世外桃园般的幽静,保持着与大自然最近的距离,只待冬去春来时,吸纳天地之灵气,换上花红柳绿的衣裳,以更靓的姿容融合一座城市的大美。
大家冒着寒冷的风,或手挽手,抑或健步如飞地走在有点湿滑的路面上,一边走,一边默默地仿佛在感受着当年那群热血青年心中的澎湃与激昂,感受着他们面对比凛冽的北风更加严酷的反动势力时的无助和勇敢,感受着当家国重担压在他们单薄瘦弱的肩膀上的那份坚强和彷徨——或许82年前的那个冬天要比今天更加寒冷些吧。大家抬着头、迎着风。一路之上,仿佛有人在一旁呐喊,声声振聋发聩:有秋瑾的“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有冯玉祥的“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有杨靖宇的“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有张自忠的“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有戴安澜的“必挫敌凶焰,固守同古”,有蒋百里的“胜败都好,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不知不觉中,几公里的路程在大家矫健的步伐下不到一小时就走完了。活动尾声,入党积极分子谭烁为大家诵读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发生时的历史大背景及事件全过程,同事们认真地听,感受着战争年代下的风云诡谲和暗涛汹涌,以及仁人志士们的赤胆忠心和万丈豪情。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很快传遍了国内外。它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此次活动重温历史,共同缅怀革命先烈,增强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与此同时,丰富了党员们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为年底大家各项工作目标的冲刺提供了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