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太高铁网络勘察和设计工程现场调查纪实
发布时间:
2016-01-25 00:01
来源:
石太高铁网络勘察和设计工程现场调查纪实
2015年12月23日,石太高铁(铁路红线内)移动网工程和大西高铁(铁路红线内)LTE网络勘察和设计调查任务启动,该项目涵盖北京局管内共计110余公里通信及电力配套专业的设备和线路等升级改造任务。电力所殷茵、谭烁,通信信息所吴书伟、孟帅军于当夜到达山西省阳泉市,调查工作正式开始。
石太高铁是中国开工最早的高速铁路,东起石家庄站,途经井陉、阳泉,止于太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四纵四横”之一,也是连接华东和华北的重要铁路干线。沿线桥梁多、隧道多、隧道长,全线共有桥梁94座、隧道32座,隧道长度占全线的58.7%。其中,全长27.8公里的太行山隧道是目前我国建成通车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此次调查工作,也将在该隧道内开展。
由于高铁列车在夜晚需回库检修,线路也需要设置相应的天窗期进行维护,所以此次调查将在夜晚开展。晚十时,调查人员抵达阳泉北站后没有停留,立刻奔赴调查现场。山路崎岖,车也跟着颠簸摇晃,大家都希望能趁这段时间多休息会儿,可是一想到到达目的地之后立刻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开展工作,大家又睡意全无,脑海中全是为一会儿的工作所做的准备。凌晨时分,大家终于抵达目的地。茫茫太行山中夜色朦胧,在月光的照耀下,远方的群山依稀显露出巍峨的轮廓。行至隧道口,一阵寒风吹过,大家不由得绷紧了神经,借着手电筒的光芒,徒步走进长长的太行山隧道中。
调查人员来到其中一个设备间,通过实地观察和测算,大家对现场情况逐渐了解,以往存在于图纸中的疑问也找到了相应的答案和解决办法,例如设备安装方式、摆放位置以及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大小等,调查人员对这些情况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另外,通过询问现场配合人员,大家对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也加深了印象,以求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加以考虑和完善。由于此次调查工作时间紧且任务量大,沿线需要勘察的调查点众多,各处的实际情况也有一定差异,留给大家的时间并不充裕,每当一个位置的调查结束时需要马上进行下一个位置的工作,离开时大家用相机拍下照片,或借助手电筒的光线录制视频记录备用。
在前往下一个调查点的路上,大家为了提神,有的互相聊天,有的用手机听音乐,一时间幽暗的隧道内传来大伙的欢声笑语,空气也不那么寒冷了,风也不那么硬了,远方的黑暗也不那么令人恐惧了。正在大伙大步流星朝下一个目的地进发时,现场人员电话通知大家将要有一趟列车经过,隧道内人员需马上进入避车洞或另外一个并行隧道躲避。得知这一紧急消息后,大伙赶忙互相确认告知,并对远方的工作人员进行电话通知,互相嘱咐务必注意安全。列车经过时的隆隆声响让大伙感到脚下的电缆盖板也在震颤。危险过去后,同志们马上又投入紧张有序的调查工作中。
凌晨四时,调查工作终于结束,此次调查范围涵盖7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供电和通信设备,调查人员徒步往返里程约15公里。在回来的路上,同志们虽然感到疲惫,但内心却满是收获和欣慰。清晨的阳光熹微照耀在太行山上,设计师们告别了群山,踏上回程的列车。
此次勘测现场调查,获取了大量的设计数据,宝贵的图片、摄像资料,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同时锻炼年轻设计师们现场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我院设计生产者严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现场配合人员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再现了我院技术人员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电力所副总工程师殷茵身先士卒,徒步在十余公里的调查路上,不时传来她为大伙加油打气的声音,她和男同志们一样撑到了最后,大家纷纷为她“点赞”!
此次能石太高铁(铁路红线内)移动网工程和大西高铁(铁路红线内)LTE网络勘察和设计工程现场调查工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