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铁六院通号院和广铁集团组织的《新型高可靠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研究》科研课题开题会在穗举行
发布时间:
2018-01-29 00:01
来源:
由中铁六院通号院和广铁集团组织的《新型高可靠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研究》科研课题开题会在穗举行
2018年1月26日,中铁六院通号院和广铁集团在广州组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课题《新型高可靠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研究》的开题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铁路总公司鉴定中心王强,郑州局电务处王民湘,广铁集团广州电务段邓永东,广铁集团衡阳电务段李建飞,中铁六院电化院魏东阁,课题组广铁集团电务处陈建译、肖新辉、陈小平、易波、钟卫国、丁若,中铁六院通号院王玉、耿燕、刘艳杰、陈玉泉、刘伟宁等领导专家近二十人参加会议。
首先,王玉代表中铁六院集团公司和广铁集团,对与会领导专家的参会表示欢迎,对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课题的前期立项、合同签订等情况做了简要介绍。随后,中铁六院通号院刘伟宁对《新型高可靠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研究》课题的开题情况作了汇报。与会领导专家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陈建译指出,25Hz相敏轨道电路从1982年在我国上道使用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期间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仿苏阶段、97型阶段、“打补丁”阶段。其中,仿苏型是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引进吸收,97型大大提高了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而“打补丁”阶段则集合了UI、3V化、脉冲等轨道电路,是针对分路不良做的技术性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轨道电路分路特性。新型高可靠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应统筹考虑电码化与轨道电路,系统性的提升轨道电路的电气特性、抗干扰特性。在以往解决分路不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轨道电路的分路特性。轨道电路系统产品的设计应基于安全和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理念,符合安全完整性等级SIL4的要求。
王玉在会上指出,课题组应建立稳定的专家团队,定期召开专家会议,检查课题的进度情况,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另外,目前轨道电路系统的器材分属不同生产厂家,没有一个厂家对轨道电路器材统一负责,责任划分不清,不利于轨道电路的售后维护。中铁六院通号院正在筹建全路25Hz相敏轨道电路技术中心,对轨道电路技术进行研究,为全路轨道电路的维护维修工作服务,全力推进通号院产品产业化的实施。
以王强为代表的领导专家针对开题情况也先后发表了意见,一致认为课题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课题组对既有25Hz相敏轨道电路应用情况的调研充分,研究现状清晰,研究内容翔实,技术方案针对性强,研究思路明确。
下一步,课题组将积极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出适应当前铁路运营和管理要求的轨道电路系统产品,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做出贡献。